第三條:聖經
我們相信這上帝的話語並非藉由人的意願被差派或帶來,而是「聖潔的人們受聖靈感動,說出上帝的話語」,正如使徒彼得所說(彼得後書1章21節)。此外,鑑於祂特別關顧我們和我們的救贖,上帝命令祂的僕人——先知(1)和使徒(2)——將祂所啟示的話語寫下來。祂甚至親自用指頭寫下兩塊法版(出埃及記31章18節)(3)。因此,我們稱這些著作為「聖經」(4)或「上帝的話語」(5)。
1. 出 17:14; 出 24:4; 出 34:27; 詩 102:19; 耶 36:2,4; 哈 2:2.
2. 加 1:8-12; 啟 1:11,19; 啟 21:5.
3. 出 32:16; 申 5:22.
4. 羅 1:2; 提後 3:16; 彼後 3:16.
5. 太 15:6; 約 10:35; 帖前 2:13.
Article III - Les Écritures Saintes
Nous confessons que cette Parole de Dieu n'a pas été envoyée ni apportée par une volonté humaine, mais que « c'est poussés par le Saint-Esprit que des saints hommes ont parlé de la part de Dieu », comme le dit l'apôtre Pierre (2 Pi 1.21). De plus, étant donné le soin particulier avec lequel il veille sur nous et sur notre salut, Dieu a commandé à ses serviteurs les prophètes(1) et les apôtres(2) de mettre sa Parole révélée par écrit. Il a lui-même rédigé de son propre doigt les deux tables de la Loi (Ex 31.18)(3). C'est pour cette raison que nous appelons ces écrits « Écritures Saintes(4) » ou « Parole de Dieu(5) ».
  1. Ex 17.14; Ex 24.4; Ex 34.27; Ps 102.19; Jr 36.2,4; Ha 2.2.
  1. Ga 1.8-12; Ap 1.11,19; Ap 21.5.
  1. Ex 32.16; Dt 5.22.
  1. Rm 1.2; 2 Tm 3.16; 2 P 3.16.
  1. Mt 15.6; Jn 10.35; 1 Th 2.13.
第三條承接第二條關於上帝啟示的討論(普遍啟示與特殊啟示),進一步闡述了特殊啟示的核心載體——聖經的神聖起源與權威性。它為聖經作為基督徒信仰根基的地位奠定了神學基礎。
原文以「Nous confessons」(我們承認)開頭,強調這是一項公開的信仰宣告,反映了宗教改革時期對聖經權威的堅定確信。這種語氣不僅是對信仰的表達,也是對任何質疑聖經神聖性的觀點的直接回應。聖經被視為「基石」(la pierre angulaire),因為它提供了認識上帝和救贖計畫的無誤依據,這在後續條款(第四、五、七條)中將進一步展開。
簡潔有力
第三條延續了信條一貫的簡潔風格,以清晰直接的語言闡述聖經的神聖起源,避免陷入冗長的哲學或神學爭論,直指核心真理:聖經是上帝的話語。
「Nous confessons que cette Parole de Dieu n'a pas été envoyée ni apportée par une volonté humaine」以強烈的否定語氣(n'a pas)排除人的意願作為聖經來源的可能性。這種直截了當的語言確保了信徒能夠清楚理解聖經的超然本質,而非人類的創作。這種簡潔有力的風格與宗教改革時期強調「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的神學立場一致。

簡潔風格的特點
  • 直接闡述核心真理
  • 避免冗長哲學爭論
  • 使用強烈否定語氣
  • 確保信徒清晰理解
  • 與「唯獨聖經」立場一致
上帝話語的來源
聖靈的感動 (poussés par le Saint-Esprit)
「聖靈推動/感動」(poussés par le Saint-Esprit) 一詞生動地描述了聖靈在聖經書寫過程中的主動角色
聖徒的書寫 (saints hommes ont parlé)
「聖潔的人們說出」(saints hommes ont parlé) 強調了人在聖經形成過程中的角色
上帝的話語 (de la part de Dieu)
「從上帝那裡」(de la part de Dieu) 突顯了聖經內容的直接神聖來源
信條明確指出,聖經並非出於人的意志,而是由聖靈感動的結果,引用《彼得後書》1章21節:「聖靈感動的聖徒們從上帝那裡說出來的(c'est poussés par le Saint-Esprit que des saints hommes ont parlé de la part de Dieu)。」
這種表述確保了聖經的「默示性(inspiration divine)」 成為其權威性的核心基礎,排除了任何認為聖經是人類哲學或文學產物的可能性。
書寫啟示的重要性
特別眷顧
「特別眷顧(le soin particulier)」 突出了上帝對人類救贖的深切關懷,這種關懷促使祂確保啟示以書面形式保存。
書寫命令
「將祂所啟示的話語寫下(mettre sa Parole révélée par écrit)」 強調了書寫的必要性,這不僅是為了保存真理,也是為了確保其在世代中的傳承。
親自書寫
「祂親自用指頭寫下兩塊法版(Il a lui-même rédigé de son propre doigt les deux tables de la Loi)」,這句話以強烈的神學意象展示了上帝直接參與啟示的過程。
鑑於上帝對人類救贖的特別眷顧( le soin particulier avec lequel il veille sur nous et sur notre salut),祂命令先知和使徒將啟示記錄下來,並親自用指頭寫下兩塊法版(出埃及記31章18節)。這強調了書面啟示的穩定性、可傳承性和無誤性。
相關經文(如出17.14、24.4、34.27;加1.8-12;啟1.11,19)具體說明了先知與使徒在書寫啟示中的角色,進一步強化了聖經的神聖權威。
聖經的名稱
基於其神聖起源,這些著作被稱為:
聖經 (Écritures Saintes)
「聖經」不僅指聖經的書面形式,更強調其「聖潔」(saintes) 性質,與世俗文獻徹底區分開來。
相關經文:羅1.2;提後3.16;彼後3.16
上帝的話語 (Parole de Dieu)
「上帝的話語」則直接指向其內容的本質——上帝的言說,而非人的教導。
相關經文:太15.6;約10.35;帖前2.13
這些名稱在法文中具有強烈的神學意涵,呼應了宗教改革對聖經作為信仰與生活最高權威的強調。
「聖經」(Écritures Saintes) 不僅指聖經的書面形式,更強調其「聖潔」(saintes) 性質,與世俗文獻徹底區分開來。「上帝的話語」(Parole de Dieu) 則直接指向其內容的本質——上帝的言說,而非人的教導。
總結
1
2
3
4
5
1
神聖權威
2
聖靈感動
3
書面啟示
4
救贖計畫
5
信仰根基
第三條以簡潔而有力的方式確立了聖經的獨特地位和神聖權威。它強調聖經是上帝為人類救贖特別賜下的書面啟示,源於聖靈的感動,而非人的意志。這使得聖經成為信徒認識上帝、明白救贖計畫並規範信仰與生活的無誤權威來源。
「C'est pour cette raison」(因此)作為結論,將聖經的神聖名稱與其起源緊密聯繫起來,凸顯了其作為「Écritures Saintes」和「Parole de Dieu」的邏輯必然性。這種表述不僅強化了聖經的權威,也為後續條款奠定了神學基礎,特別是關於聖經的規範性和充分性(suffisance)。
Copyright © 2025 The Tao-Yuan Reformed Presbyterian Church